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十五章读书笔记3500字
读书笔记35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第十五章 子曰:参乎,吾道一以贯之。曾子曰:唯。子出,门人问曰:何谓也?曾子曰: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 本章旨在讨论孔夫子的一贯之道。参是曾参,即曾子,论语中曾 皙(点)的儿子。按照本章语言情境理解,在场的有孔子、曾子以及门人,后人在解释门人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一章读书笔记2000字
读书笔记20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《论语里仁》凡二十六章,主要讲孔子教导我们如何做人,如何成仁的。 第一章、子曰:里仁为美。择不处仁,焉得知? 仁是儒家世界的根本,以仁为本是儒家的价值选择,尽管孔子之后的儒家提出了性、道、理等诸多概念,然而仁之主体不变,也就是说仁是人之所为人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十三章读书笔记2000字
读书笔记20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本章旨在孔子的礼让与治国关系的思想。意为如果能以礼让治国,有什么不能治理好的呢?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,讲礼又有什么用呢?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没落贵族,去日久远,那个时代有没有标点符号,因此该句的句读在宋代的时候已经成为儒者争论的一个焦点了。所以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二章读书笔记1500字
读书笔记15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第二章子曰:不仁者,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 该句连用三个不字,不仁者是前提。可解为:不仁者,不可以久处约;不仁者,不可以长处乐。与下面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相比照,前面说不仁就不会什么,后面说仁就会什么。从逻辑上说,如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五章读书笔记1500字
读书笔记15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第五章 子曰: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;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 本章主要解释君子的做人原则。分三个层次:第一层次论富贵贫贱与道的关系;第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十一章读书笔记1500字
读书笔记15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第十一章 子曰: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;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 该章孔子重点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价值取向。君子是有身份,有地位的士,在社会中处于管理地位。而小人是庶人,指贫民百姓,在社会中处于生产地位。在孔子那个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的时代,君子和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十四章读书笔记1500字
读书笔记15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第十四章 子曰: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;不患莫己知,求为可知也。 本章说明做人先要知道做人的根本是什么,本立而道生,知本就会知道做人的道理。通俗地说,这句话的意思是:人不应该担忧自己在社会上地位如何,而应该忧虑的是自己做人的根本是什么;人不应该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六章读书笔记1200字
读书笔记12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第六章 子曰:我未见好仁者,恶不仁者。好仁者,无以尚之;恶不仁者,其为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?我未见力不足者。盖有之矣,我未之见也。 本章主旨在于劝人好仁,行仁道,成为真正的君子。分三个层次:第一层次是我未见好仁者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十章读书笔记1200字
读书笔记12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第十章 子曰: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 此章重点在于说君子所言所行、所作所为的标准就是一个义字。谁是君子? 君子是孔子时代的士大夫,有一定的社会地位,身份至少也是属于士了。可是在礼崩乐坏的那个时代,传统意义身份的君子真能按照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三章读书笔记1000字
读书笔记10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第三章 子曰:惟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。 此句须反复诵读,方能真正体悟圣人之殊胜意。仁者是儒家价值的中心,人希贤、贤希圣、圣希天是士君子的成人之路,也是人性自觉、自尊的必然选择。贤人、圣人、天人构成了儒家价值的果位次第,层层递进。发什么心,成什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四章读书笔记1000字
读书笔记10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第四章 子曰:苟志于仁矣,无恶也。 第三章孔子说仁者能好人恶人。那么,如果自己仁的还不圆满的话,自己会有什么后果呢?如果这个语境还原可以肯定的话,那就是说孔子认为即使自己的仁不圆满,但是如果志于仁,则做事为人就不会作恶了。 什么是志呢?根据《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十二章读书笔记1000字
读书笔记10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第十二章 子曰:放于利而行,多怨。 本章孔子旨在告诉我们贪生怨。《说文解字》曰:放,逐也。《广雅》以放为置。《庄子天运》有语放风而动,放是依赖,依靠的意思。《新唐书隐逸传序》引用孔子语义,曰:放利之徒,假隐自名。放是追逐的意思。后儒孔安国也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十八章读书笔记1000字
读书笔记10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首先、《里仁》第十八章 子曰:事父母几谏,见志不从,又敬不违,劳而不怨。 本章旨在讲子女与父母的家庭关系。几谏是关键词,《说文解字》云:幾,微也,殆也。《易系辞》有语:几者,动之微,吉之先见者也。又云:君子见几而作,不俟终日。《说文解字》解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二十章读书笔记1000字
读书笔记10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最后、《里仁》第二十章 子曰: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 本章表明孔子对孝的理解。《论语学而》章有语:子曰:父在观其志,父没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 直译为:父亲在世时,人们可以审视孩子的志向如何,父亲不在世要看孩子的所作所为,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八章读书笔记800字
读书笔记8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第八章 子曰: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 该句极为简略,朝夕不过一个白昼之间,时间极短。《说文解字》有:闻:知闻也,从耳,门声。《墨子经上》有:闻,耳之聪也。 《礼记大学》有: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 韩愈《师说》有: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十九章读书笔记700字
读书笔记7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其次、《里仁》第十九章 子曰: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 本章旨在说明为子的孝道。方是关键词,方有地点、方圆的意思,也有方法、学问的意思,等等。该句的意思就是:父母健在,作为子女的孩子不要离开他们,即使离开他们,也要有个去向告知父母。 梁代皇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七章读书笔记600字
读书笔记6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第七章 子曰: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矣。 此章有观过知仁的意思。而这句话表面看来有歧义,但是其儒家的生命价值是肯定的,也是不变的。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:仁训为人;党为类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:人的过错分别归于不同的类别,所以,通过观察一
-
《论语.里仁篇》第九章读书笔记1000字
读书笔记1000字大全小新读书网
第九章 子曰: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 孔子认为真正的士应该专心于道,即一心向道。而如果自称一心向道的士却以穿不好的衣服、吃不好的饭为耻,那么,这个士就不值得与其讨论道了。 在古代等级分明的社会中,士是一种身份,代表一种社会地位